最近,一款来自日本的分班游戏《旅行青蛙》突然火了。在这款游戏中,玩家会照顾萌萌的一只小青蛙,给它打包零食和道具,然后就不管它了,留下它去旅行或者呆在家里发呆或者做它想做的其他事情。
(旅行青蛙里的小青蛙在家没事干)
作为一个游戏爱好者,我真的很难理解这款游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款游戏的优秀之处成为流行的原因。
超限效果的反向应用
越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长,从而引起心理急躁或叛逆的心理现象。
在目前很多热门游戏中,生动激烈的感官刺激,操作带来的各种反馈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玩家的快感回路,带来高频激烈的快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玩家每扣动一次扳机,就可以给玩家一枪,烟雾,弹出的弹壳,打在墙上的弹孔或者溅到敌人身上的绿色血液,还有敌人痛苦的呻吟声作为刺激反馈。长时间暴露在这些高频刺激下,玩家难免会开始感到厌烦甚至不适。
(FPS游戏中的即时刺激反馈)
然而,旅行青蛙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大削弱了对玩家的刺激。青蛙经常在家做自己的事,或者直接出去旅游,玩家只能看着。最明显的刺激只有玩家邮箱里旅行时收到的青蛙的照片,以及旅行回来后带给玩家的特产或纪念品。这样平淡的游戏可以理解为超限效果的反向应用。轻微的、低频的刺激,能让玩家在平和舒适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在《旅行青蛙》中,玩家收到青蛙的照片。)
在安全的前提下缺乏控制感,其实就是控制感高的体现。
以前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失去控制时,个体会表现出负面情绪,如愤怒、愤怒和愤慨。然而《旅行青蛙》里的小青蛙几乎不听她的。等她吃饱了,随时可能消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回来。按理说玩家会因为这种对游戏中发生的事情失去控制而不开心,但事实却完全相反。虽然很多玩家都在“假装”给儿子打电话回家,但没有人会真的为此担心。
作者认为关键点在于玩家可以确定他的青蛙在家或者在外面都是绝对安全的,而且无论发生什么,它总有一天会回来,没有离开玩家的可能。在极度安全的前提下,失控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消除了。
我们可以把一种情况想象成一种控制。如果你的狗狗从冰箱里拿了零食一个人出门,你肯定会开始焦虑,因为现实世界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危险,你不知道你的狗狗能不能安全回家。也许再过两天,你就会开始满大街张贴寻狗小贴士。
狗不见了,主人一定很着急。
这种绝对安全的前提,使得玩家可以放心地把选择权交给青蛙,而不去控制它。这本身也可以理解为高度控制感的体现。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羊群效应可以解释。
就这款游戏的整体质量和玩法而言,它能如此受欢迎,跨越语言障碍,跃居免费APP排行榜首位,是极不符合逻辑的。
但是考虑到社交网络和媒体,一切都有道理。
事实上,任何社交网络上流行的游戏,其实都可以用羊群效应来解释。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压)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向与群体大多数一致的方向变化。
(著名的Ash实验揭示了从众效应的存在和影响)
以旅行青蛙为例,当一个不玩或者不一定喜欢玩排位游戏的玩家意识到身边大部分人都在玩这个游戏(哪怕只是错觉也不错)时,就产生了一种来自大部分人喜好的无形压力,让玩家“被迫”喜欢上这个游戏,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话题和更多潜在的社交机会。
如果不这么做,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旅行青蛙一般般,我玩了一会儿就卸载了”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所谓的“大多数人”不自觉地孤立和排斥。如果直接影响到这个玩家,就会体现为失去潜在社交机会的痛苦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