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最终幻想》和《龙争虎斗》为代表的传统JRPG作品中,梦之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00年,当“网上冲浪”还是一个时髦的名词时,DC版的梦想之星在线率先在同龄人中敲开了联网的大门。后来通过国内厂商代理的引入,以及后续新作在PSP等主机上的迭代,《梦之星》系列逐渐在中国玩家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梦想之星:Idola传奇(以下简称Idola)是该ip在移动端推出的新作。与其他经典ip改编手游相比,Idola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卖相似乎与传统设定的系列相去甚远,但却是集卡和战斗的流畅玩法,处处透露出一种“业内熟练工”的职业气质。下面就以《伊多拉》的测试服为基础,通过游戏体验为大家做一个大致的评价。
回合制,卡,和两个元素。当这三个标签结合在一起,相信有一定手游经验的玩家,马上就能说出几个爆款。那些深陷入坑的人甚至可以原地变身策划老师,编一整套基础玩法,比如“抽卡-组队-回合制战斗-推图刷副本-强化角色-积累资源-抽卡”。
当轮到厂商来接他们,在红海中互相竞争的时候,在游戏玩法相对固定的时候,更多的是考验开发团队的综合实力和细节控制,比如画师的巨幅画面好不好,游戏设定有没有背景深度和同行拓展,运营有没有良心,玩家社区有没有打雷,反正你也说不清为什么火是玄学因素加成。
从内容上看,《Idola》属于上述略显套路的划分,但相对于其他一些工业流水线游戏,《Idola》显然对细节的处理更好,有大厂的风格。比如竖绘的角色并不针对“梅宅”的下半身,把精致优美的视角放在了首位,更符合主角群体的贵族气质。有些角色还是由经常为世嘉主机游戏设计的知名画师创作的。
如果你熟悉世嘉的ATLUS这几年的世界树迷宫,你会对这种画风很有好感。
游戏推广满足了移动端节奏相对较快的要求,玩家可以在各种主线任务和副本之间快速切换。《人物传》副本的加入,让支线任务不再是机械化的重复劳动,为每个角色单独编写的剧本,不仅在时间线上与主线任务相得益彰,还能让玩家从团戏的角度参与整个故事,凸显配角个性。《权力的游戏》中相当多的P.O.V .叙述。此外,这首曲子还颇具亮点,也算是继承了传统“梦之星”系列的长处。在配乐旋律的背景下,一些日常任务变得更加情绪化。
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一个眼神明亮,有剧情加持的人气角色。
从目前测试服给出的内容来看,Idola是一款非常成熟的游戏,拥有类型学机制,保证玩家不会被系统弄得很尴尬,也不会自始至终“怒删游”,尤其是对于打开套装后势必大量进入的玩家来说,他们可以一边充分享受主线剧情,一边在系统的引导下慢慢解锁学习战斗知识。这款游戏的战斗部分虽然表面上只是回合制,但实际上有着独特的设计。
在大多数卡牌游戏中,卡牌的稀有程度与实力成正比,这就需要玩家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角色,才能挑战更高的难度。但Idola并不以数值压制和反压制,或者过分强调抽卡的力度为核心思想。在将个人战斗和团队合作结合成一个几乎全民通用的战斗体系后,以“伊多拉”为主题所代表的星座概念成为了一个兼具观赏性和可玩性的有趣尝试。